《山药麵》
组成:白麵粉1500克,山药粉750克,鸡蛋10个,生薑5克,豆粉100克,食盐、胡椒粉、猪油、葱等适量。
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适用於幼儿断乳后不思饮食,食少、消瘦等。
用法:将白麵粉、山药粉、豆粉等加入鸡蛋、清水、盐等和成麵团,压成麵条。在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猪油、葱、生薑,烧开后放入麵条煮熟,当饭吃饱。
【小麦】甘,温。补虚养气、充五臟。能壅气作渴,气滞,口渴者少吃。
【山药】甘,平。补脾胃,益肺肾。补而不滞。
【鸡蛋】味甘,平。镇心,安神,益气。除热火。止疳痢。
【生薑】辛,微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
【乾薑】辛,温。温中回阳、温肺化痰。取生薑用沸水泡浸,乾燥后应用。
【炮薑】辛,苦,大热。即乾薑炒黑至外黑内呈老黄色。温中止泻,温经止血。
【黄豆】甘,寒。健脾,消肿排脓。
【胡椒】辛,热。温中散寒。白胡椒為已去壳成熟的果实,作用较佳。黑胡椒為未成熟的果实,作用较弱。
【猪油】味甘,微寒。利肠胃,通小便,生毛发,悦皮肤。润肺。
【葱白】辛,温。发汗解表,通阳。葱叶,利五臟,益目。
《粳米粥》
组成: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功效:滋养胃肠。用於幼儿食欲不振。
用法:煮粳米為粥,加白糖调味。常服。
【粳米】甘,平。主益气,长肌肉。壮筋骨,益肠胃,通血脉,和五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合欠实煮粥食之更佳。
《薏米粥》
组成:薏以仁50克,白糖适量。
功效:健脾除湿。适用於幼儿不思饮食。
用法:武火将薏米煮沸,再用文火熬熟烂,加入白糖,温服。 【薏以仁】甘、淡,微寒。利水渗湿,除痺,清肺排脓,健脾止泻。
《玉米粥》
组成:玉米粉30克,糖或盐少许。
功效:健胃宽肠。
用法:将水烧开,徐徐加入玉米粉并搅成糊状,待熟后加入糖或盐温服。
【玉米】味甘,平。主调中开胃。
《蛋壳散》
组成:鸡蛋壳若干。
功效:适用於断乳幼儿营养不良、手足抽搐,预防句僂病。
用法:鸡蛋壳洗净焙乾研成末,1岁以下每次服0.5克,1-2岁每次服1克,每日2次,水冲服。
【鸡蛋壳】制酸止痛。烧黑油调,涂癣及小儿头身诸疮。
【鸡蛋膜】甘,平。润肺,止咳。治小儿夜啼。治久咳气结,得麻黄、紫菀服,立效 。
《内金糖饼》
组成:鸡内金90克,麵粉250克,白糖适量。
功效:适用於小儿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食少及消化不良等症。
用法:取鸡内金研极细末,掺入麵粉内加水、白糖和麵团烙饼(黄酥為度),让幼儿做点心服用。
【鸡内金】甘,平。消食积,止遗尿。含胃激素能促进胃腺分泌,胃激素经高热易於破坏,一般以生用為佳。
《鸡蛋黄粥》
组成:鸡蛋1-2个,粳米50克。
功效:补益肝脾。
用法:将鸡蛋煮熟去壳及蛋白,将蛋黄取出压成粉,放入煮熟的稀饭中,放入白糖即成。
【鸡蛋黄】味甘,温。醋煮,治小儿发热。煎食,除烦热。炼过,治呕逆。 生用,补阴血,治下痢。性味甘平。功能养阴,寧心,补脾胃。
《骨汁粥》
组成:猪腿骨一根,米50克,白朮10克。
功效:健脾胃。
用法:将上物同煮粥,加糖服。
【猪髓】味甘,寒。补骨髓,益虚劳。
【白朮】苦、甘,温。补脾燥湿,利水,止汗。蒸熟用,燥性减弱,用以补益脾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