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含非那西丁的解热镇痛药吗?毒性太大已淘汰,家里有的直接扔掉

YU
YU
YU
7123
文章
0
评论
2021年2月24日00:00:00
评论
761
摘要

  解热镇痛药是很多家庭家里会备着的一种药物,使用频率非常高,不管偏头痛、脑热、腰痛、腿痛,只要与痛挨边,很多人就会选择吃解热镇痛药。但是,你知道吗?解热镇痛

解热镇痛药是很多家庭都会在家准备的一种药物。它们经常被使用。无论是偏头痛、脑热、腰痛还是腿痛,很多人只要接近疼痛就会选择服用解热镇痛药。但是,你知道吗?退烧药和止痛剂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适应症,不能随便吃,否则容易造成大问题。

解热镇痛药有哪些种类?

广义的解热镇痛药可分为酸类和非酸类两类:前者包括水杨酸、邻氨基苯甲酸、乙酸和丙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药物为酸类;后者包括吡唑啉酮、苯胺、西康、西布曲明,常用药物保泰松属于非酸类。

  

狭义的解热镇痛药是指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作为镇痛制剂的主要成分,常与阿司匹林、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咖啡因或巴比妥联合制成各种复方制剂。

注意:非那西丁曾被认为是引起镇痛性肾病的主要药物

非那西丁原型及其代谢产物对对乙酰氨基酚均有解热作用。其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作用时间较长,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然而,1953年非那西丁引起的严重肾损害引起了人们对非那西丁安全性的警惕。

1953年,一些欧洲国家发现了大量肾脏疾病患者。

同年,Spfihler等首次报道44例原因不明的晚期肾病患者,大部分长期服用含非那西丁的复方镇痛药;

1962年,Jacobs等人报道,长期服用非那西丁的47例患者出现肾乳头坏死,使得非那西丁造成严重肾损害的事实为世人所公认。

......

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因此,Delzell等人进行了一项为期40年的临床、药理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旨在调查长期使用解热镇痛药与慢性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过量使用含非那西丁的解热镇痛药可引起肾乳头坏死、间质性肾炎、尿毒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可诱发膀胱癌和肾盂癌。还可引起视网膜损伤、肝损伤、紫绀、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因为非那西丁毒性很大,从肾脏过滤出来,代谢分解后排泄到尿液中。

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代谢分解后,其中约80%在肝脏脱乙基成对乙酰氨基酚,另一部分脱乙酰基成对氨基苯乙醇,而对氨基苯乙醇和一小部分对乙酰氨基酚进一步转变成对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是一种能引起血红蛋白变性、溶血、肝损伤和肾损伤的有毒物质。当它在肾脏内积聚时,会对肾脏造成长期的损害。

腰疼、乏力、口干、食欲不振、眼睑及下肢水肿、排尿困难、尿频、尿急、无菌性脓尿、蛋白尿或血尿等。

因此,再次提醒大家,避免过度和长期使用这种药物。并且上述相关症状在服药后出现,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非那西丁在许多国家被禁止

非那西丁用量过大、过长,可使威胁性氧化转化为高铁威胁,失去携氧能力,从而引起发绀等缺氧症状和溶血性贫血。长期使用还会导致药物依赖和肾脏损伤。

由于其毒性极大,已被许多国家禁用,代之以醋氨酚,仅用于某些复方制剂。

总结:解热镇痛药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缓解疼痛,但千万不要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肾脏等器官,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到,解热镇痛药只能缓解一时的疼痛,但还是需要长期的治本。所以如果经常疼痛,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查明原因后再对症治疗。

YU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2月24日00:00:0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youhuiwz.com/19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