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5分钟,出汗2小时,热狗日才刚刚开始,有一种融化的感觉。
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人们自然想依靠冷食来降温。绿豆汤和冰西瓜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最佳选择。
你可能不知道,一味的“贪冷”会导致感冒进入体内,积累新的疾病。其实三伏天要适当吃一些“热”,保持体内冷热平衡。
水果和蔬菜:葡萄和韭菜
中医讲究“时不吃”,夏天是葡萄、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适当食用这些温热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人体的基础代谢。
蔬菜中,南瓜性温、脾,能加强胃肠蠕动;韭菜补肾温阳,能增进食欲。
吃饭的时候要注意控制食量。阳虚脾胃虚的人可以多吃;但湿热体质、阴虚内热、急性结膜炎的人应慎用食物。
肉:牛肉和羊肉
夏天吹空喝冷饮,很容易使身体过于寒冷。
吃羊肉、牛肉等热肉,可以温阳散寒,补中益气,特别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
俗话说“羊汤一碗不需要处方”,足以看出羊肉在夏天的效用。但吃热肉要注意荤素结合,冷暖互补。
吃涮羊肉火锅,多吃白菜冬瓜青菜,平衡冷暖。牙痛、上火、发热、有感染症状、体质偏暖的人应避免吃热肉。
热食:面汤、热粥
三伏高温闷热,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身体虚弱等“苦夏”症状。
古语有云,“二伏饺子,三伏煎饼摊鸡蛋”,吃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流汗的时候,可以带走体内大量的热量,解暑降温,开胃理气。
热面汤、粥等热食可以作为主食,缓解吃太多冷食带来的不适。茶饮料中的红茶温热,适合脾虚胃寒者饮用。
调料:姜和胡椒
仲夏适当吃辛辣食物也有助于散热。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就提到“辛辣食物有助于消散体内热量。
现代科学研究还表明,辛辣食物可以扩张人体各个部位的血管,使身体散热。对于湿气重的地区,夏天吃辣也能“除湿”身体。
烹饪菜肴时,适当添加洋葱、大蒜和胡椒等等温香料,不仅可以增强风味和口感,还可以杀菌解毒,调理肠胃。
1。胡椒
它富含生物活性物质辣椒素,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刺激食欲,促进消化,降血压,保护心脏,在不损伤健康细胞的情况下,加速癌细胞的死亡。
夏天可以经常吃新鲜的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最好不要炒辣椒,否则保健效果会大打折扣。
2。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味辛温,适合体质偏寒的人食用。
做菜的时候加点生姜,可以暖胃御寒;配红枣、红糖等。,可以代替茶,暖身补血,缓解女性经期疼痛;吃海鲜的时候可以搭配姜汁蘸食,杀菌散寒。
3。大蒜
大蒜素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B1的吸收,具有杀菌、降血脂和抗癌的作用。
大蒜素受热也会失效,所以尽量生吃大蒜,吃前捣碎成泥10~15分钟,更有利于大蒜素的形成。
4。洋葱
洋葱的辛辣成分是有机硫化物。研究表明,有机硫化物具有抗菌、抗癌和抗炎作用,同时还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
洋葱切好后,会在空空气中存放太久,或者高温蒸煮,会降低有机硫化物的含量。所以吃洋葱最好的方法就是生吃或者短时间炒一下。
5,芥末
芥子中的黑芥子苷和白芥子苷水解形成挥发性辛辣物质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助于防癌。
芥末对鼻子有很强的刺激性,最好不要单独吃,要在饺子醋或者酱油里吃。
评论